如何一天遊遍泰國?相信大家聽到這句話都會覺得:“這不是開玩笑嘛”!其實一天走完泰國,還真不是夢!如果時間有限,又想好好遊玩泰國的話,不如就來這處神奇的景區吧。

這裏就是位於曼谷以南的“暹羅古城”。世界上最大的戶外文化遺產博物園!來過這裏就如同走遍了整個泰國,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廣告都到這裏取景。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名人都來此處打卡。

古城內還有出租泰服的地方,穿上泰服打卡古城,這種原汁原味的泰式體驗。想想都有些激動~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暹羅古城到底有什麼誘惑力吧。

暹羅古城位於距曼谷 30 公裏處的北欖府,啟建於 1963 年,從中可以盡情領略和了解泰國從古至今的整個曆史、文化、宗教、藝術、風俗習慣。

古城距今已有 60 年的曆史,且如今還在不斷地建設當中。

林國華先生 (Lek Viriyahbhun)用了畢生的心血將這片占地近 2000 畝(800 萊)的廣大土地,設計成近似泰國地圖形狀的園區,並把泰國各省府各曆史時期的特色建築,原汁原味地重建在古城的各個角落,所展現的藝術風格及形式都經過廣泛深入的研究考察,再現了從史前到當代的泰國文明,是一部最鮮活的史書。

步入古城,仿佛穿越了近千年的時光,走遍“佛教之國” 的東西南北,看遍了這個美麗泰國的前世今生。

更榮幸的是於 1972 年 2 月 11 日得到了泰國拉瑪九世皇和英國伊麗莎白女皇二世禦駕親臨,並主持開幕大典!從此正式向世人開放。

暹羅古城囊括了全泰國大部分的精華建築與景點,目前園區內有120多個景點開放。

如果要把整個景區全部走完,最少需要花上半天,繞著整個園區一圈就已經達到20公裏之大。

所以,在這裏我們為了節省您的時間,安排了四大代表參觀區,以免錯過精華景點。

請聽從導遊安排哦,要不然可能會迷路呢。

古城園區地形圖

無限佛界是在 2018 年(佛曆 2561 年)6 月 1 日由泰國現任僧王親自主持開光,開光法事共持續了 9 天。

興建無限佛界的目的,是為了向信眾們開釋佛法對宇宙的理解、供奉佛祖舍利、以及在重要佛教節日時,作為進行法事和宗教儀式的道場。

無限佛界整體上被劃分為 3 個區域,分別是正門入口處的前院,中間的金剛護法殿,以及出口方向的後院。

聖地中具象化地描述了佛祖從誕生、修行、成道、以及涅槃的整個過程。

因陀羅伽耶門

我們現在進入的拱門是因陀羅伽耶門(幸福之門),是無限佛界的入口,代表因陀羅神的昌盛、美好和勝利之門。

當通過因陀羅伽耶門時,將會得到門頂部供奉著的因陀羅神和愛侶灣象神的祝福。

大家再看旁邊的菩提樹,佛教徒相信佛祖是在神聖的菩提樹下成道的。

在菩提樹下,可以看到佛祖在此化緣及修行的情景。

斯裏摩訶菩提樹

斯裏摩訶菩提樹坐落在印度尼連禪河岸(現今的帕爾古河)。

這棵著名的大菩提樹生長在印度菩提伽耶縣內的摩訶菩提寺後西側,在佛教界被公認為“大徹大悟”的象征,和佛祖的誕生一起共存。

無限佛界有幸得於曼谷納迦普羅寺的授予,把原樹帶到泰國栽種繁殖後的幼苗捐贈給暹羅古城,讓所有虔誠的佛教徒可以向菩提樹致敬和追溯佛祖成道。

帕薩派查勇殿

因陀羅天宮

這裏供奉著因陀羅神像,被稱為因陀羅天宮,神像展示著因陀羅神從海螺殼中倒出聖水祝福的姿態。

根據佛教信仰,因陀羅是眾神之首,也在素可泰王朝【利泰國王】統治下的黃金時代中的【三界聖經】裏提及。而素可泰王朝被認為是素萬那普國土的佛教中心。

因陀羅天宮取自大城府【查可瓦特派查勇王座殿】的設計靈感,有著三門廊設計,尖塔屋頂有優雅的蓮花支撐,這樣的設計非常適合襯托莊嚴的因陀羅神。

佛祖誕生

在無限佛界前院的中心,展示的是釋迦牟尼佛祖誕生時的場景,即佛祖誕生的典故。

釋迦牟尼佛祖誕生於藍毗尼(今日的尼泊爾),在佛曆的衛塞迦月的月圓日(或佛教紀元的農曆六月十五)出生。

他是摩耶王後和淨范王的王子,出生時就有三十二相,例如足下安平立相, 足下千輻輪相,金色身相等。

最神聖的是,佛祖降生後,向前走了七步(共踏出七朵蓮花),並說了一句偈語:「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而這句偈語中的“我”,則象征著佛法獨尊。

心釋放殿

在金剛法殿右手邊是心釋放殿,這座建築物是根據有著吉祥寓意的卍字符的設計。在梵文中是【su】與【asti】二字所組成。

前者的意義為‘好’,後者為‘是’,合起來就是 ‘是好’的意思,寓意著‘吉祥好運’。

卍字符表示佛的智慧與慈悲,回旋的形狀表示佛力的無限運作,向西方無限地延伸、無盡地展現,無休無止地救濟十方無量眾生。

娜迦蛇神

這裏展示著披上華麗吳哥王朝-巴戎風格服裝的佛祖,背景是斯裏蘭卡藝術影響下的七頭蛇神,作入盤坐式,此即待登基。

根據佛史,佛祖在成道後。在菩提樹下保持靜坐七天,終於獲得大徹大悟。然後他移向東南面的一棵印度橡樹,再繼續冥想七天。

這七天風雲大作,雷電交加,娜迦王【牟迦林】用身體圍繞佛身七匝,撐平頭部為佛陀遮風擋雨。娜迦王也為佛陀驅趕爬蟲。暴風雨後,娜迦王化身為一個小夥子,一直跟從著佛祖,直到佛祖回到宮裏。

娜迦保護佛祖的史記顯然的描述佛祖的全能,無論是對神靈,人類和所有的生物包括娜迦和惡魔,包括夜叉和毗沙門天王,都向佛祖鞠躬,誓為佛祖的護衛者。

護法金剛殿

這座城堡風格的建築,有五個錐形尖塔屋頂,被【界多為穆迪基金會】互相批准供奉著二十八尊佛像,包括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勒菩薩。

彌勒佛住在都西答天,現在都西答天的天王叫做桑圖色塔,彌勒菩薩將會在未來投生在人間,而成繼佛陀之後的第二十九位佛陀。

這座建築的靈感源自【巴沙通王】統治大城府時的繁榮期間所建的【為漢三德殿】,依原建築物的設計,它保持著同樣的高度和闊度,但是因為空間上的限制,它的門廊比較矮。

然而如此, 這座建築的輝煌藝術設計卻絲毫沒減輕,尤其是在此建築四周的上萬幅佛雕,象征著佛教的吉祥。

結論是,這座宮殿被肯定為大城王朝年代之中擁有著最華麗建築風格的宮殿,永遠流傳著珍貴的佛教藝術。

殿內地板所用木材:檜(音 gui),這種木材已經非常稀有,是古地史第三紀珍(世界頂級自然遺產)。

質地細而結實,內含許多油脂,略香而無辛味,耐朽力高故不易腐朽。

所以自古以來一些皇宮建築,古寺名勝都可看到檜木的蹤跡。用檜木建材之房舍冬暖夏涼,味道特殊可驅蚊蟲。

瓦吉拉他瑪大寺院

瓦吉拉他瑪大寺院的這尊佛(路旺袍都),建造起來有大城王朝時期的皇家寺院珀拉斯寺立身佛的最初模型,佛像特性是石灰塑造,站立姿態賜福,面朝東方,安置在拱型金頂罩內,內鑲有星期佛,禪定坐佛和大城時期的藝術。

另外,建造的意願就是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跪拜立身佛的同時,還可以順便跪拜一下自己出生的星期佛,因為全部的星期佛都在這裏。在佛像的頭部,安置著佛陀的佛骨舍利。

大家走前可以拜一下自己的生肖塔,那邊有著 12 個尖頂佛塔,就是代表的 12 生肖塔。

注明:宇宙佛教聖地這座建築物,建造於下面大城古都地圖上的聖佩奇寶殿的對面(因是後蓋的,寶殿前面地方有限,所以蓋在了古城的另外一邊)

接下來帶領大家前往泰國的中部,重現了大城王朝至曼谷王朝的曆史文化。

聖佩奇寶殿

聖佩奇寶殿

大家從這幅圖可以看到大城王朝時期的皇都,如此繁榮昌盛,與中國的友好商貿,民間結姻,政治交流,在此圖上可見熱鬧非凡!

圖上銀灰色屋頂的建築就是大家眼前的這個建築。

暹羅古城的大城-聖佩奇寶殿,是受到泰國拉瑪九世皇禦批,世界上唯一的大城皇宮複原工程。

聖佩奇寶殿是大城時代的皇宮寶殿,周圍被護城河環繞,國事政務都在此進行。

當大城王朝被緬甸入侵時,大殿被燒為灰燼,夷為平地。

創始人林國華先生被國王拉瑪一世的弟弟 Surasinghanat 親王的一首懷舊歌曲所感動,於是和他的曆史考古團隊決定重建聖佩奇寶殿,找回大城王朝昔日的輝煌,使年輕一代有機會目睹泰國曾經擁有的美麗和繁榮。

在 1963 年,創始人召集了最傑出的國寶級曆史學家與建築師,經過廣泛深入的研究來重建聖佩奇寶殿。

通過建築技術,曆史研究,完美工藝,按原址比例 1:1 複原。

耗時約 10 年完工。也是古城的第一期項目。

這是一個建在高台上的長而彎曲的精美錫頂建築,錫頂材質,不怕冷,不怕高溫,能使殿內常年保持恒溫,整個大殿以磚砌牆壁,外塗灰泥裝飾。

正面主殿為四層重簷結構,兩邊偏殿的屋頂重簷略小,殿頂正中為“垂掛魚網”形的七層重簷,整個大殿的內外牆壁以華麗的大城風格圖案做裝飾。

殿內屋頂上全是真金打造,還有一尊純金佛像供奉在殿中。

側殿裏面展示了收藏的明朝清朝時期的各種泰國和中國的古董。(殿內不能拍照哦)

恢複重現了大城輝煌時代和曼谷拉瑪一世的時代,不但得到了拉瑪九世皇的贊賞青睞。

更榮幸的是於 1972 年 2 月 11 日得到了泰國拉瑪九世皇和英國伊麗莎白女皇二世禦駕親臨,並主持開幕大典!

從此正式為世人開放古城。這座精美的建築代表著泰王國大城王朝永永遠遠的榮耀。

兜率宮

原來的宮殿建於1806年,由國王拉瑪一世將其打造成為拉達那哥欣王國的皇宮。其設計構思來源於大城王宮的 Suriyart Amarin 皇殿。

兜率宮曾經一度被國王們用於作為管理國家政務的地方,直到不久以前,依然被用來舉行重要皇室或國家慶典。

從建築特點上說,兜率宮是一座外飾灰泥的磚結構建築,殿頂為四層重簷,中間是一個七層重簷的方形尖頂。

兜率宮是大皇宮內唯一一座完全按照正宗泰式風格的建造的建築,其他都或多或少的帶有一些西方建築的特點。雖說是複制品,但也是世上僅存的原貌。

這座皇殿裏繪制了精美的壁畫,皇殿正面的內牆上的壁畫描繪的是國王拉瑪一世工作的場景;

各窗戶間的壁畫描繪的是一年中每個月的皇家傳統儀式,壁畫采用了在黑漆圖案上貼飾金花的技術。

更確切地說,窗上的壁畫描繪了政府、宗教、軍事和外交成熟以及泰國傳統生活方式的事件。

皇殿正面的第二個小門廊保留了四根柱子,以使複制品保留其在被拉瑪六世將其拆除前的原貌。

在拉達那哥欣王朝早期,杜希特馬哈普拉薩宮是一個觀眾大廳,在那裏進行國家事務和皇家儀式。

這是古城裏又一個您不可錯過的令人自豪的建築傑作。

皇家遊船

皇家遊船遊行是精心設計的皇家儀式,興起於大城時代,並一直持續到拉達那哥欣時期。

國王通常在王室成員和大臣陪同下,單獨乘坐主駁船,以顯示國王的威嚴與偉大。

古城的工匠們仿制了 15 艘主駁船,向我們展示拉達那哥欣王朝所正在使用的駁船樣式。

觀音傳道

這尊觀音雕像表現的是觀音菩薩傳達寶訓時慈悲的神態。雕像按照隋代藝術風格,雕像高 11 米左右,用一棵完整的龍腦香樹雕刻而成。

觀音是大乘佛教中重要的菩薩之一,以憐憫慈悲著稱。

在中國,觀音菩薩俗稱觀音,廣泛受到人們的高度崇敬。

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的雕像描述的是觀音保護佛主的故事。

正如您看到的,觀音騎在三條噴水的小龍上,她奇跡般的舉起一千只手將佛主托在頭頂,反映了觀音對佛主的高度崇敬。

水上市場

水上市場博物館已有 50 多年的曆史,充分的展示昔日泰國中部盆地及河流周圍城市社區的發展景象。

這些社區通常建立在湄南河等主要河流的旁邊。人們一般會在河邊建起高腳屋,還有些人會把房子建在木筏上以便於移動,大多數村民靠搖櫓劃船來往於不同地方之間。

河流的某一段通常會被選定作為村民們交換買賣商品貨物的中心市場。

這樣的市場,通常彙集了來自國內外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們來此貿易。

在大城時代,很多中國商人就在水上與大城人做生意。

曾經火爆亞洲的一部泰國穿越劇《天生一對1》與《天生一對2》均取景拍攝於此。

其他建築景點

孔坤攀建築

在去往聖佩奇寶殿的路上,我們會先經過孔坤攀建築。

這是一座大城時代典型的泰式房屋,其創意取材於一個廣為流傳的泰國文學故事《坤昌與坤平》,古城設計團隊根據這個故事想象並建造了這組房屋。

這組房屋由四個建築組成,每個建築都有特定的功能。

在大城時代,通常只有達官貴族們才能擁有像這樣一座帶有長廊大廳的房子。

北標府的佛跡殿

這裏的佛祖腳印是按照北標府的佛祖腳印複制過來的。

大城王朝的宋當王統治素可泰時期,發現了佛祖腳印。從那時起,佛祖腳印被發現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朝聖地,所有國王在加冕之後都必須到那裏祭拜佛祖的足跡。

大城王朝時期,人們建造了曼達波把佛祖的腳印永久的供奉起來。

大城王朝第二次衰落時,曼達波被戰火燒毀,直到拉達那哥欣時代,才由國王拉瑪一世下令重修。

位於古城佛祖的足跡是公元 1972 年印度總統 Venkatagiri 送給古城的禮物。

素可泰瑪哈塔寺主殿

素可泰瑪哈塔寺主殿是由柱體結構的 11 個內部區域組成,其原址的屋頂已經在歲月的滄桑之中消逝。

暹羅古城的素可泰瑪哈塔寺是按照原址比例四分之三大小而建造。

在主殿周圍有 4 尊佛像,分別有四種不同的姿勢,被稱為素可泰時期的佛像代表作。

這些佛像和寺廟的建築特點,在泰國曆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南邦宗坎寺

根據泰國北部的民俗傳統,社區中的重要寺廟通常被命名為宗坎寺,泰北部各府都有它的身影。

暹羅古城的宗坎寺原址來自南邦府山區,在當時已經年久失修。

因此,古城創始人買下了整座寺廟,並將其遷址於暹羅古城的北部地區,作為重要的文物保護工程。

宗坎寺的複原工程是艱苦且耗時的,從重心的平衡到屋頂精致的柚木雕刻,可以看出泰北工藝的出色不凡,美麗無處不在。

羅漢殿

羅漢殿是一座將泰國、緬甸、中國的建築藝術風格完美結合的水中佛殿。

佛殿的內部供奉著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的羅漢雕像,與那蘭陀寺中印度教的黑色佛像一起成為羅漢殿中的主要雕像。

在羅漢殿前部,供奉著彌勒佛,無論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都相信彌勒佛會在下一次佛主轉世中成為第五世佛主。

這座建築同時也是創始人林國華老先生最後的一個作品,至今尚未完成。

大魚神

據說在三界之中, 每當大魚神一轉身移動的時候,將會影響到三界。

魚神環繞的小島上,坐落著因陀羅神的宮殿。宮殿內部的牆壁由精美的孔雀雕塑和手工壁畫組成,給人一種仿佛身臨仙境的感覺。

古城象園

泰國被譽為萬象之國,大象在泰國人心中是吉祥和國寶的象征。

您將在古城象園見到許多活潑可愛的大象,也有機會和大象近距離接觸,更有機會騎乘在大象的背上,以高處的視角欣賞古城的風景。

與其它象園在一般樹林裏搭建不同的是,暹羅古城象園是設計在優美的園林環境之中。

大象騎行的路線也是經過精心的設計,高坐在大象的背部,可以在更高的視角欣賞到皇家龍船、大魚神等風景。

古城的每一處都在暗暗輕語著歲月的故事,靜待您身著古泰服穿越在近千年暹羅曆史中,深度體驗拍美景、嘗美食。

所到之處都是值得體驗品味的瞬間,時間有限,美景無限,到此一天,暢遊暹羅千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